新笔下文学 - 综合其他 - 倪海厦仙师教我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- (44)-三部九候论篇之一:天地之至数、三部九候及其治证原则

(44)-三部九候论篇之一:天地之至数、三部九候及其治证原则

血瘀之脉处,再来调理,不须去了解病人的病情,只须调节其过实或过虚之蒆,使其正常为最终目的。

    课堂笔记:

    1.「必先度其形之肥瘦,以调其气之虚实。」岐伯说一定要看他的胖瘦,来调理他气血的虚实。

    *候者,候三部九人之脉而刺之也。肥人者,血气充盈,肤革坚固,其气涩以迟,刺此者宜深而留之。瘦人者,皮薄sE少,血清气滑,易脱於气,易损於血,刺此者宜浅而疾之。实者邪气盛,虚者JiNg气夺也。宜泻者迎而夺之,宜补者追而济之。去血脉者,除菀陈也。盖凡治病,必先去其血,乃去其所苦,然後泻有余补不足,无问其病之可否,必候其气至和平,而後乃出其针也。

    2.「实则写之,虚则补之。必先去其血脉,而後调之。无问其病,以平为期。」不需要问他里面的病是什麽,你把它血脉调均匀就好了。你看他哪边有淤血,把它放出来;看他是实症还是虚实,实则泻其子,虚则补其母。

    3.你知道三部九候这些脉气的所在经络,就可以直接按照经脉去做虚实补泄。例如人迎脉很大,就是胃很实,其实泄其子,你会去札内庭。沿着胃经下来,到脚上的足三里、上巨虚、下巨虚、条口、丰隆、解溪,如果你看到有青筋或淤脉在这边,把淤血掉就可以了。如果胆经的曲鬓是实症的话,你会紮yAn辅x,如果是虚症的话,你会紮侠溪x……诸如此类。只要把病人的脉气一顺,内蒆的病就好了。

    注:标记*的句子为补充译注,摘自姚春鹏版《h帝内经》。